行業動態
首頁 > 行業動態
掌握商品鋼筋加工配送要素爭取最大效益
作者:管理員 時間:2012-02-06
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,自動化、高效率的新工藝及新模式勢必會取代傳統的、落后的舊方法和舊工藝。日前,圍繞商品鋼筋加工配送發展問題,本報記者專訪了建科機械(天津)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韓玉珍。
韓玉珍首先介紹說,商品鋼筋加工配送就是指混凝土用成型鋼筋的商品化,也就是指在專業加工廠或加工基地,采用合理的工藝流程和專業化成套設備,最終將原料鋼筋加工成所需形狀的部品,并通過物流環節按工程的進展情況,配送到工程現場直接安裝的一種新型生產模式。
韓玉珍指出,目前國內鋼筋加工形式主要有工地現場鋼筋加工,是指在施工工地的附近,采用簡單的鋼筋加工設備,將臨時存放的原料鋼筋加工成所需的形狀,然后直接運用到施工過程中。這種加工方式所占比例約為85%以上。傳統鋼筋加工廠是指采用較為機械化的設備,在小型工廠內,按照施工圖紙的要求將鋼筋原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狀,然后運輸至施工工地上進行使用,這種方式所占比例約為10%左右。還有就是鋼筋加工配送中心,這種方式所占比例僅為5%左右,急需大力推廣。
韓玉珍強調,商品鋼筋加工配送,包含以下幾個要素:專業化的鋼筋加工配送中心,達到一定的資金實力,具備一定的生產規模,擁有先進的加工設備及完善的生產管理及質量管理體系,對于生產的產品帶來的損失具有償還的能力,便于質監部門的監管;適合于中國國情的管理系統,從原材料入庫、生產的安排、質量控制、產品出庫及成本核算等流程全部監控,更重要的是優化的下料系統,減少材料浪費率和能源消耗率,計算機控制的生產管理系統,將生產任務單直接下傳到生產設備,使生產中的錯誤幾乎降低到零;高效率、合理化的工藝流程,批量化生產需要解決工廠內部物流的難題,從原材料進廠開始一直到產品出庫,須采用合理化的工藝流程,盡量采用傳送軌道,減少半成品在工廠內吊運的頻率,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(以年產10萬噸的加工配送中心為例,平均每天鋼筋進出量分別為300噸,內部加工至少經過1-3道的手續,頻率的內部物流運輸可達1000噸以上,高效率、合理化的工藝流程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);完善的管理系統,可以根據施工計劃和圖紙提前在工廠內加工鋼筋,保證高效率加工,加快施工進度,有效控制鋼筋加工成本與工地配送時間,解決工地現場鋼筋加工占地難題;通過完善的質量監控系統,確保產品的合格率,杜絕鋼筋的“瘦身”等嚴重影響產品質量的做法;生產管理及操作人員的培訓,對于生產操作及設備維護人員,要求執證上崗,必須經過嚴格的操作培訓,達到熟練掌握自動化設備的要求,可以發揮設備能力,生產出合格的產品,對于生產過程隨時抽檢,確保合格率達到100%;對于生產管理人員須了解所有設備的生產工藝,合理安排生產任務,確保定單準時交貨,同時市場推廣及銷售人員,須了解該行業的背景及鋼筋加工配送的優勢,可以與現場的負責人很好的協調和對接;形成了完整的人員管理體系,才可以為鋼筋加工配送行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;數控自動化的鋼筋加工裝備,對比于傳統手動或半自動的簡易鋼筋加工設備,自動化的設備在質量控制及生產效率方面有很大的優勢;可以確保鋼筋產品的尺寸和精度,使每名工人的生產效率平均提高8倍~10倍,可以大大解放勞動力,降低勞動強度。
商品化鋼筋加工配送中心,集資源配備、加工生產、成品運輸、作業指導、售后服務于一體,是專業化、自動化、綜合性的加工配送服務機構。建筑企業采用商品鋼筋,拿來就用,這不僅大大縮短了因備料、加工、組織、協調等各種工作可能造成的延誤施工工期的因素,保證或者加快了施工的進度,縮短了一些工程的施工工期,更重要的是由于鋼筋加工過程中使用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及工藝,提高了工程所使用鋼筋的尺寸精度、形狀準確度,為施工企業創建優質工程打下了基礎,工程質量有了更可靠的保證。這不僅是由于商品鋼筋加工配送服務企業有先進的工藝及設備,而且擁有完善的質量管理及監督體系,作為商品鋼筋加工配送服務企業,不但要把產品送到客戶手中,還要為客戶提供良好的售后鋼筋質量擔保。
韓玉珍表示,為了更好地推進商品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的快速發展,需要推出一系統與鋼筋加工配送相關的支持措施,比如政府相關政策的引導,加強企業的生產管理,提高自動化鋼筋加工的效率,商品鋼筋加工配送發展的重點還是要看它的經濟效益情況。據了解,在歐美國家,商品鋼筋加工配送人均產能在10噸/年以上,在東南亞及中國臺灣地區,其人均年產能在6噸~9噸;在中國,由于設計標準化及生產裝備和生產管理等條件制約下,商品鋼筋加工配送人均年產能僅為2噸~3噸。
為了提高商品鋼筋加工配送的效率,除了選擇更加先進、更加自動化的生產設備外,還需要有布局合理的管理流程及優化的管理軟件來支持。只有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,才能實現最大的生產效益。對一個鋼筋加工配送中心來講,不能只考慮選用如何先進的進口設備,也不能選用性能差、價格低的單機設備,設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;而是須選擇具有綜合能力的戰略合作伙伴,不僅可以提供適合于中國的先進生產裝備、而且可以提供鋼筋加工配送的全套解決方案,通過優化的生產管理系統及完善的人員培訓機制,結合多方面的優勢達到最佳的生產效率及效益的最大化。 作者: 中國冶金報首席記者 蔡立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