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動態
首頁 > 行業動態
中鐵物資:推進鋼貿物流企業轉型升級 促行業可持續發展
作者:管理員 時間:2012-01-05
中國鋼鐵新聞網訊(圖/文記者 王德義)2012年1月5日,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2年理事(擴大)會議在北京召開。中鐵物資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鐵物資”)王躍飛副總經理在會上作了題為《堅定信心 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深化合作 促行業可持續發展》的報告,分析了鋼貿物流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,以及未來變革的思路與努力的方向。
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
王躍飛在報告中提出,經過一年的信貸收緊和宏觀調控,鋼鐵行業的盈利水平已經跌至谷底,據中鋼協統計顯示,10月份77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中有25家虧損,虧損面達到32.5%,銷售利潤率只有2.8%,低于我國工業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。鋼鐵企業如此,對于國內20萬鋼貿物流企業來說,銷售量嚴重萎縮,鋼材價格倒掛,資金嚴重匱乏,更是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。主要表現在:一是行業集中度低,二是“廠強商弱”,關系不對等,三是贏利模式單一,管理方式粗放,四是資金形成瓶頸,融資困難,五是人才流失嚴重,服務意識淡薄。
變革思路與努力方向
王躍飛表示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確定了“穩中求進”的主基調。政策基調的轉變反映了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困境:外有歐債危機,內存結構性調整壓力。在投資滑坡、內需不振等多重因素作用下,明年經濟增速趨緩幾成定局。需求的短期衰退、長期城鎮化、工業化產生的鋼材需求,三種因素交織在一起,使得鋼貿行業進入戰略整合期,宏觀經濟的影響促進了鋼材貿易產業企業的整合,鋼材貿易企業在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的同時,也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會,在寒流中,具有規模實力、現金流良好的鋼材貿易商一定會發展壯大,鋼材貿易產業集中度必然提升,大批單純依靠貿易賺取市場差價的小型鋼材貿易商必然走向消亡,大型流通企業更加國際化,充分利用國際市場拓展生存空間。
第一,鋼貿物流企業要緊跟鋼鐵工業轉變發展方式。
工信部日前印發的《鋼鐵工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指出,“十二五”時期是中國鋼鐵工業步入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。鋼貿物流企業要緊跟鋼鐵工業轉變發展方式,緊緊抓住“十二五”國家推廣高強鋼、推進鋼材減量化的重要機遇,積極調整企業產品結構,開展多元化經營,創新經營模式,從追求規模擴張向追求效益轉型。未來能夠生存和發展的鋼貿物流企業,應該是適應產業政策的企業,在服務、產業鏈上創造價值和增值的企業,是能夠高效率使用資源的企業。
工信部日前印發的《鋼鐵工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指出,“十二五”時期是中國鋼鐵工業步入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。鋼貿物流企業要緊跟鋼鐵工業轉變發展方式,緊緊抓住“十二五”國家推廣高強鋼、推進鋼材減量化的重要機遇,積極調整企業產品結構,開展多元化經營,創新經營模式,從追求規模擴張向追求效益轉型。未來能夠生存和發展的鋼貿物流企業,應該是適應產業政策的企業,在服務、產業鏈上創造價值和增值的企業,是能夠高效率使用資源的企業。
當前鋼鐵加工配送中心、電子商務、標準化倉庫為代表的多種增值模式已經呈現多點集成創新的大趨勢。鋼貿物流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,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:一是發揮鋼貿行業的資金、服務等優勢外,進一步提高技術服務水平,建立專業技術人才服務團隊,開展技術營銷,高效銜接鋼鐵企業與終端客戶之間的需求關系;深刻認識鋼材本身具有的金融屬性、物流屬性、信息屬性,準確定位盈利模式,實現差異化競爭。二是樹立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,為用戶提供鋼材加工配送服務,也可以依托大型用鋼企業,建立鋼材加工中心,將下游行業的前段加工轉移到加工中心來實現,規避市場價格競爭。三是充分利用現代金融服務創新手段,加快資金周轉、降低財務成本。四是發揮建筑鋼材的及時性、穩定性、經濟性、服務性特點,鋼貿物流企業應更多在物流配送等環節優化業務流程,通過直接配送到工地的業務模式,降低庫存成本、運輸成本,在保障供應客戶的及時性、穩定性的前提下,盡可能的滿足客戶的經濟性,確保能提供給顧客優質的服務,從而有效地應對企業之間的競爭。
第二,鋼貿物流企業要深化與鋼鐵企業戰略合作。
中國鋼鐵產需規模巨大,鋼貿物流企業要與鋼鐵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,形成和諧共生、優勢互補的流通鏈條。鋼鐵企業專注于產品的生產、質量、成本控制和新產品研發,鋼貿物流企業承擔物流、倉儲、加工、資金等各類服務功能,通過把各自的資源聚焦在自己的領域,真正降低到用戶手中的最終成本,從而不斷滿足用戶需求,甚至創造需求。這里面主要有兩個方面:
一是鋼鐵企業需要給予全面配合。除了銷售政策應適應、引導、扶持大型鋼貿物流企業之外,在高技術含量、高附加值產品方面,如汽車板、管線鋼、集裝箱板、造船板等產品的流通鏈條上更多鼓勵鋼貿物流企業參與。此外,鋼鐵企業應保持價格政策的連續與統一,切不可因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而隨意調整。
二是鋼貿物流企業要實現集群化、規模化、規范化。其一,鋼貿行業需要提高集中度,形成培育行業領軍企業氛圍的機制,積聚行業力量提升行業地位。其二,廣大中小鋼貿物流企業積極探索,形成地域性的企業集群,通過增強共同服務平臺的能力,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。其三,建設行業誠信體系,優化行業經營秩序,通過行業的規范化、標準化和良好信譽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。其四,打造有利于行業發展的公共信息平臺,比如建立行業的數據和統計分析系統,制訂行業經營操作的標準化工具。
王躍飛在最后表示,今年是“十二五”規劃的第二年,隨著中國經濟“軟著陸”進程的加快,穩增長措施的力度將會逐漸增大,保障房、水利等政府鼓勵的基建和產業領域的投資增速將有望加快;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建和續建項目,如鐵路市場將迎來觸底反彈機遇;貨幣供應量和貸款增速都會比較平穩,有望獲得比今年更寬松的資金環境。總體來說,2012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,機遇大于挑戰。